查看原文
其他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这十年

甘肃发布 2022-08-26

视频|我们这十年·甘肃——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团结带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踔厉奋发、迎难而上、勇毅前行,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


8月17日起,甘肃日报推出《我们这十年》主题宣传特别报道,全面反映新时代十年甘肃发展的伟大变革、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深入报道十年来群众身边发生的看得见的巨大变化和群众生活中摸得着的实惠,生动展现全省人民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新风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大决心、更大干劲奋进新征程,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牢记嘱托奋进赶考路 富民兴陇绘就新图景


甘肃日报评论员


秋风送爽,硕果飘香。俯瞰甘肃大地,处处洋溢丰收的喜悦,处处激荡奋进的力量。全省各族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踔厉奋发、勇毅笃行,谱写了新时代甘肃发展的生动乐章。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视察。短短4天时间,习近平总书记不辞辛苦,奔波一千多公里,深入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兰州等地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一系列全局性、根本性、原则性问题,要求我们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视察甘肃。甘肃人民同样记忆犹新的是,201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甘肃,看望慰问干部群众,亲临视察指导工作,并作出“八个着力”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与2019年全国两会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重要讲话精神、对甘肃工作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脉相承、紧密关联,是引领甘肃各项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根本遵循和强大思想武器。


深情似海,厚望如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甘肃,亲自为甘肃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饱含对甘肃人民的深厚感情,寄托对甘肃发展的殷切希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甘肃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全省上下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推动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和成就。今日甘肃,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生态治理大见成效,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风政风民风昂扬向上……曾经“苦甲天下”的陇原,已经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十年感恩奋进,十年成绩斐然。新时代的十年,是甘肃快速发展、繁荣振兴的十年。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开拓进取、砥砺奋进的甘肃,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回首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伟大斗争,甘肃曾是脱贫任务全国最重的省份。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甘肃举全省之力、尽锐出战,以贫困不除、誓不罢休的坚定决心,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顽强意志,成功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在中国减贫史上留下厚重的甘肃印迹。立足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省上下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民增收渠道更加稳定,陇原乡村处处生机勃勃。


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是甘肃肩负的政治责任、重大使命。全省上下牢记“国之大者”,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整治生态问题,以更大力度开展国土绿化,推动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美丽甘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任务全面完成,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绿色成为甘肃发展最为鲜亮的底色。


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对甘肃而言尤为突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我省立足老工业基地实际,把稳定经济增长同转变发展方式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最大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去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跨上万亿元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为建设现代化新甘肃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牢记“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甘肃高度重视增进民生福祉,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近些年,我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就业渠道不断拓宽,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医疗水平持续提升,社会保障应保尽保。同时,扎实推动民主法治建设,团结和谐、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局面不断巩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办好甘肃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甘肃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纵深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政治生态得到持续净化,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更加严明,党员干部政治觉悟、政治能力明显提升,党的基层基础更加坚实,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推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领袖指引航向,梦想照亮前方。回望新时代十年甘肃奋斗历程,习近平总书记给予的亲切关怀、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我们一路走来指引了前行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也必将继续引领和鼓舞我们昂首奋进、走向美好未来。


甘肃现已站上新的发展起点,正在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全省上下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为统揽,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更好统筹国家所需、甘肃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奋力开创甘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现在,我省正处于蓄势待发、爬坡过坎、追赶进位的关键阶段。未来一个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优势和劣势同在。通过高质量发展提升综合实力、缩小发展差距,仍然是我们的最大任务。全省上下要准确把握甘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聚焦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更好统筹经济和生态、城镇和乡村、发展和安全,更加注重固强补弱、蓄势赋能,不断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提升综合实力、提升生态质量、提升基础支撑、提升生活品质、提升治理效能,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谆谆嘱托言犹在耳,壮丽蓝图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奋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这十年】


文物焕发光彩 文化润泽陇原


敦煌莫高窟。(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创造“典范” 打造“高地”


敦煌,如一颗明珠,穿越千年,熠熠生辉。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指出:“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进步应负的责任。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研究院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性展陈活动和文化交流对话,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擘画蓝图,为新时代保护研究弘扬敦煌文化指明了方向。”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告诉记者,三年来,研究院始终围绕“保护、研究、弘扬”三大方向持续发力,并取得可喜成果。


“我们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联合攻关,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强科技石窟保护之路。”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敦煌研究院在国内率先进行文物数字化的探索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壁画彩塑数字化技术,制定了14项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标准与规范。成功申报包括“墓葬壁画原位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多场耦合下土遗址劣化过程及保护技术研究”“丝路文物数字复原关键技术研发”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承担省部级及以上课题67项,获得授权专利45项,制定行业标准7部。


敦煌研究院开展了一系列考古研究和社科项目。主持的国家社会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敦煌石窟图像专题研究”“敦煌遗书数据库建设”顺利结项;成功申报了“敦煌文献释录与图文互证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出版《敦煌艺术大辞典》《俄藏敦煌文献叙录》等学术专著10余部。


2020年,我国首座文化遗产保护多场耦合实验室在敦煌投入使用。


做好敦煌文化的存续、发展与弘扬,树“典范”、建“高地”,同时努力让洞窟里的文物“活”起来。


创新游客参观模式,推出莫高窟虚拟体验“飞天专题游”参观路线;深度挖掘展示敦煌文化及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举办各类展览70余场次;开发“云游敦煌”“数字供养人”等小程序,敦煌研究院官方融媒体平台浏览量超8亿人次,访客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联合省外事办、敦煌市举办7场“敦煌文化环球连线”……


如今,敦煌的成功经验已被复制应用到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庆阳北石窟寺等石窟寺的保护、研究中,成功让更多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增强中华文化自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在更高起点、更深层次上保护传承弘扬敦煌文化。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弘扬敦煌文化的实施意见》,把敦煌文化传承弘扬工作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实施意见》从把握阶段性发展基础、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部署,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传承弘扬敦煌文化的工作体制机制健全完善、标准体系形成规范、研究阐述和传播推介水平明显提高,以莫高窟为代表的“中国特色·敦煌经验”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作用更加彰显,繁荣发展敦煌文化取得历史性阶段性成果。到2035年,传承弘扬敦煌文化的质量和水平得到全面巩固,敦煌文化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魅力更加凸显,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作用更加彰显,为铸就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作出甘肃更大贡献。


嘉峪关关城景区。


既“守得住” 又“活起来”


2019年8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嘉峪关,察看关城并听取长城保护情况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牢记总书记嘱托,嘉峪关市勇担祖业传承、事业发展和产业创新重任,深入推进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保护事业蓬勃发展。


烈日之下,一架无人机缓缓升起,沿着长城飞行。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长城保护研究所所长张斌和同事正在对田野长城进行安全巡查和赋存环境、保存现状调查。航拍完毕,他们又沿着长城仔细查看、测量、拍照、记录。


“依托科技助力,三年来长城文物保护工作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张斌说,长城文物保护实现了从长城本体保护向本体和载体(赋存环境)共同保护转变;从看守保护向科技保护、研究保护转变;从探索性修缮向依托科技数据精准保养维护转变;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


“每当登上嘉峪关关城,总书记亲切的话语便回荡在耳旁。”讲解员张晓燕回忆起当时情景依然激动不已。她说,越来越多的游客将目光聚焦到长城文化上,来嘉峪关研学旅行的人日益增多。


嘉峪关市结合本土文化特色,着力打造“我到嘉峪关修长城”“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等研学品牌,吸引游客,特别是吸引青年学子走进嘉峪关,感受长城文化、丝路文化的精髓。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长城事业既要‘守得住’,也要‘活起来’。”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胡文平说,通过进一步挖掘长城文化,让文物“开口说话”,讲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大故事”。


一方面,积极搭建文保科研平台、文化创意平台、文化研究平台,逐步形成文物保护、文化产业、基础研究“三位一体”布局,采取“学术带头人+学术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项目课题引领带动文物研究、遗产监测、土遗址保护等方面人才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编辑出版《嘉峪关文化丛书》等十余部著作,研发魏晋砖壁画剪纸等17个系列200余款文创旅游产品,实施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十大行动……


甘肃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机遇,立足全省长城资源特色,按照“科学规划、整体保护、分段管理、保用结合”的原则,多措并举开展长城保护利用工作,出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保护规划》,明确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任务。2019年以来,我省累计投入资金3328万元,组织实施了长城本体抢险加固、维护修缮、防洪排水、防风固沙等13项长城保护项目,全面加强了长城遗存管控保护;投入1681万元,对敦煌、山丹、凉州、古浪等20个县(市、区)持续开展全省长城重要点段防护围栏工程,安装围栏150余公里,有效遏制了生产生活对长城的破坏。


近年来,我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文物法制体系逐步健全完善、文物安全态势持续保持平稳、文物保护利用力度不断加大、文物考古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文物科研彰显强劲实力、博物馆事业提质增效、让文物“活”起来奏响时代强音,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突破。


读者小站。


全民阅读 书香陇原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读者出版集团视察时指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总书记叮嘱在场的文化工作者:“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


《读者》,是中国人的心灵读本;“读者”品牌,是甘肃文化品牌的扛鼎之作。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三年来,读者出版集团稳中求进,乘势实现新跨越:《读者》月均发行量达532万册,稳居国内市场类期刊首位;营收、利润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读者”品牌价值增至422亿元。


“作为国有文化企业,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为建设书香社会贡献力量,是读者出版集团的初心使命,也是应有的文化担当。”读者出版集团董事长刘永升说。


一方面,坚定做优质内容的提供者,全面提升期刊和图书质量,全力打造精品。


“《读者》坚持守正创新,精益求精,大力实施品质提升、传播力提升、影响力提升三大工程,坚持内容为王,选稿万里挑一,内容匠心‘雕琢’。”读者杂志社一位资深编辑说,《读者》有一套独特、严苛的内容选择与品控体系,每期杂志50余篇文章,要以3万余篇文章作为基础。


读者出版集团着力推进实施精品出版工程,坚持走“专、精、特、融”出版道路,三年来策划出版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品牌图书。


另一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文化品牌和内容资源优势,创新提出并实施“点·线·端+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读者方案”。


读者出版集团旗下有新华书店门店和经营网点近220家,遍布城市和乡村。为给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文化服务,集团坚持“一店一策”,大力实施新华书店升级改造工程,累计改造优化近2万平方米。一座座新华书店不仅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更成为书迷的“心头好”。


精心打造“读者小站”,将“读者”文化和阅读服务融入大众日常生活。分布在全国的20多家各类“读者小站”,既是买书看书的好去处,也是人们聊天休闲、孩子课后学习的好场所。


与银行合作,在业务大厅设置读书角;与各单位携手,在办公场所开辟“读者书房”;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合,打造农村阅读空间……


三年来,读者出版集团积极推动“读者”IP与大众生活结合,逐步构建起以新华书店门店、“读者小站”“读者书房”“读者阅读角”“读者乡村文化驿站”等为载体的阅读服务网络,营造阅读氛围,引领阅读风尚,为全民阅读助力。2021年,“读者方案”被中宣部评为“全民阅读优秀项目”。


有好书,有环境,有氛围,建设书香社会,让文化润泽陇原。


甘肃完善政策体系、丰富阅读载体、凝聚发展合力,着力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全民阅读新路子,着力打造“书香陇原”品牌,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精神动力。


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印发《甘肃省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实施意见》,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配套制定了《甘肃省“书香陇原”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年)》,谋划布局了“六大重点工程”“十大重点活动”。


省级层面,每年隆重举办“4·23世界读书日暨书香陇原”全民阅读活动、书香陇原论坛、书香陇原市州行,举办以“音乐诗会”为载体的“诗乡陇原”活动,实施以“甘肃书架”为名片的公益图书捐赠活动,组织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开办全民阅读节目、栏目。


市州层面,形成了兰州市的“兰州读书节”、定西市的“阅读点亮定西”、天水市的“陇右讲堂”“书香天水”、武威市的“书城不夜·书香武威”、嘉峪关市的“同享读书之乐·共建书香雄关”等丰富多彩、富有地域特色的市州阅读品牌。


社会层面,面向社会广泛开展“书香单位”“书香家庭”“书香校园”等创建工作;面向党政机关深入开展“强素质·作表率”全民阅读活动;面向企事业单位实施了以职工书屋为主体,利用职工之家、创新工作室、食堂宿舍等场所设立职工读书角的“1+N”服务项目,全省已建成全国工会职工书屋271个、省级工会职工书屋272个、各级工会自建职工书屋3300多个。(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施秀萍 徐俊勇 苏家英)



实干苦干勤干 村美民富业兴


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全貌。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奉乾摄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贫困乡亲脱贫是第一步,接下来要确保乡亲们稳定脱贫,扶贫政策和扶贫队伍要保留一段时间,从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想办法、找出路,让易地搬迁的群众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日子越过越好。


初秋时节,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和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古浪,天高气爽、瓜果飘香。行至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一排排黛瓦白墙的新农村民居,在阳光的照耀下焕发着勃勃生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广大干部群众再接再厉,努力奋斗,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富民产业茁壮发展,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眼下,是富民新村最忙碌的时节。村集体经济林基地人头攒动,山楂林下套种的百亩西瓜采摘在即,日光温室里香瓜、辣椒等幼苗长势喜人……悄然诉说着新村里的富民事儿。


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村民李应川一家。


搬出大山,脱贫有路


吊蔓、打杈、浇水、施肥……8月5日上午,记者见到李应川时,他正在香瓜大棚里忙个不停。


“5月头茬香瓜卖得好,净赚1.2万元。”李应川笑着说,今年看着瓜果蔬菜市场行情不错,他又承包了一座大棚种辣椒,“香瓜有望在9月底上市,搭上‘国庆’假期的销售快车,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忙碌了一上午,午饭后在客厅休息的李应川,看着挂在墙上的照片,思绪再次回到了三年前那个难忘的时刻。


“这是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家时的照片,总书记看得细,问得也细,关心我家生活和产业发展,让人永生难忘。” 李应川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和一家人拉家常,详细询问生产生活情况。李应川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孙子孙女就在家门口上学,村里还帮着建起了日光温室大棚和养殖暖棚。当时他还拿出一张以前土坯房的照片给习近平总书记看,今昔对比,感叹过上了幸福日子。


李应川家以前居住在古浪县南部山区,山大沟深,生活条件艰苦,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饮水难,增收致富更难。


破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易地搬迁是最有效的途径。从2012年开始,古浪县持续实施黄花滩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先后建成富民新村等12个移民新村和1个生态移民小城镇,共搬迁安置南部高深山区11个乡镇73个贫困村6.24万人。


富民新村,这个承载着1379户4580人的美丽家园,在沙漠戈壁滩上悄然崛起。


2018年5月,李应川一家告别土坯房,搬进富民新村,住进新砖房,成为富民新村第一批村民。


如今的富民新村,一排排崭新的院落整整齐齐,宽敞的街道树木葱郁、干净整洁,医院、学校、广场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好。


“搬到富民新村后,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63岁的李应川感慨地说。


黄花滩易地搬迁安置点绿洲小城镇航拍图。(省民政厅供图)


跟着组织,致富有路


今年65岁的孙得虎是个勤快人。最近一段时间,他整天“泡”在5座日光温室大棚里,忙完乳瓜大棚里的活,又忙西红柿大棚里的活。


孙得虎一家曾在古浪县干城乡干城村的山村里生活了几十年。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坑洼路,吃水要到山下拉驴驮水,娃娃上学也很不方便。


“以前在山里种了40多亩地,种植结构单一,靠天吃饭,广种薄收。”孙得虎说,现在一座日光温室大棚的收入比过去二三十亩山地的收入都高。


“刚从山上搬到富民新村的时候,我们一度为怎么挣钱而发愁,没有致富的门路可不行呀。”孙得虎说,那时候从新堡、干城、横梁等乡镇搬迁来的村民们,都有过这样的顾虑。


党的富民政策给他们吃下了“定心丸”,镇村干部鼓励并带动大家发展种植和养殖产业。


“缺资金,我们有政府补贴和三年贴息贷款;缺技术,专门组织农技专家上门指导;缺销路,我们专门成立产业办,带着村民一起跑销路。”富民新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延堂说。


奋进的道路上,张延堂和村“两委”一班人成了富民新村的“主心骨”、产业发展的“拓路人”。


在组织的带动下,富民新村村民种果蔬、养牛羊,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一个个都成了温室种植、暖棚养殖的“行家里手”,日子越过越红火。


何振田是富民新村远近闻名的“田秀才”。村民在温室大棚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都争相向他求助,何振田总是热情地进行指导。


搬迁到富民新村后,何振田和村民们一起发展日光温室种植产业。


起初没经验,他就积极向县里派来的农技人员请教,如何施肥浇水、如何控制温度、如何有效预防病虫害……他还到河西学院参加专门的农业技术培训,整理了厚厚的两本笔记。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何振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种植的蔬菜和瓜果长势喜人、品质优良。每年,仅温室大棚带来的收入就超过2万元。


“只要跟党走,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何振田说。


近年来,富民新村党总支先后荣获“甘肃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抓党建促产业振兴示范村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张延堂2021年6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村民李贵兰在自家的日光温室大棚中忙碌。


村民齐心,发展有路


八月的古浪,骄阳似火。富民新村山楂林绿意盎然,一颗颗饱满的山楂果迎风摇曳。


走近看,山楂树下,套种的西瓜长势良好,静待采摘。


富民新村党总支副书记芦喜年告诉记者,这片村集体经济林占地1055亩,栽植山楂、李子、沙漠油桃和新疆大沙枣。


移民群众刚搬进来的时候,富民新村的村集体经济几乎是一穷二白。2020年,在天津市蓟州区帮扶支持下,村里建成经济林基地,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


今年,富民新村大胆尝试发展林下经济,在山楂林下种植套种西瓜120亩。


“林下西瓜种植进一步拓宽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这也是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一条新路子。”芦喜年说。


村集体经济的壮大,让富民新村的凝聚力更强了。


今年50岁的康君周是富民新村公益性村庄保洁员。每天开着垃圾清运车走巷串户,清扫村庄主次干道路面,及时回收清理垃圾。


每当村里需要干活时,康君周都主动抢着干,在集体经济林基地栽树、种瓜时,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经营经济林、投资羊场、发展光伏项目……几年来,富民新村的村集体经济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转变。


“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66.5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9年的5572元,提高到2021年的7500元。”张延堂说,易地搬迁群众“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目标已全面实现。


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省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面对脱贫任务全国最重的特殊省情,以贫困不除誓不罢休的豪情壮志,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意志,尽锐出战、苦干实干,打了一场声势浩大、惊天动地的脱贫攻坚战役。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7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26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业生产条件极大改善,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在我国减贫史上留下了厚重的甘肃印迹。


“十四五”以来,甘肃坚持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牵引带动“三农”工作,扎实推动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全省脱贫成果得到巩固拓展,农业生产保持良好势头,乡村建设迈出重要步伐,衔接机制不断健全,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民增收渠道更加稳定,陇原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甘肃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省情实际、体现甘肃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金奉乾 洪文泉)



传承红色基因 继承优良传统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郑耀德


赓续红色血脉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张掖市高台县,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墓,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记得当时在陈展室参观时,总书记频频驻足,仔细阅读、观看展室内的图片、文字解说、文物等,不时询问历史细节,还为大家讲解了一些展品背后的故事,令我们深受教育。”回忆当时的情形,曾为习近平总书记做讲解的王丽霞仍历历在目。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馆长朱德忠说:“三年来,我们时刻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认真履职,不辱使命,努力做优秀的红色基因传承人和革命英烈的守护者。”


“每次想起总书记殷切的话语,我都为自己能讲述西路军的故事深感自豪。”讲解员陈麓尧说。


干部群众在高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参观学习。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郑耀德


八月的河西走廊,天高云淡。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内绿树环绕,苍松挺拔,“血战高台”英雄群雕、西路军纪念碑、西路军阵亡烈士公墓等建筑庄严肃穆。三年来,纪念馆累计接待参观者260万人次。为满足游客参观需求,纪念馆新聘6名讲解员,调整讲解服务流程,完善导览标识体系,制作语音导览和自助讲解系统,形成了更加规范、有序的服务体系。


“去年,我们对展馆进行了升级改造,对屋顶的电路、消防、安防等设施进行更新,对陈列柜加装了恒温、恒湿等专业设备,还增加了液晶显示大屏。”朱德忠说。


三年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改造提升项目已完成,张掖市红色基因传承基地(高台干部学院新校区)落成启用,西部红色文化影视城、西路军主题公园等加快建设……


张掖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创建红色基因传承创新示范区,围绕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建好用好高台干部学院、红西路军纪念馆等传承阵地,深入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加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国防科普教育,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开发红色旅游产品,打响“西路军红色基因传承基地”品牌。


金昌市科协组织优秀科协工作者代表,赴高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红色洗礼”主题党日活动。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梁赟


三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着力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水平,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建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赓续红色血脉。


我省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为引领,着力提升重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目前,全省省级以上革命文物“四有”工作已全部完成,县、乡、村三级保护体系基本建成,革命文物、旧址(遗址)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红色旅游景区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展览展示水平,推出了许多沉浸式、体验式游览项目。《大豆谣》《陇原第一枪》《肝胆祁连》《八步沙》等一批红色题材剧目公开上演,“红色沃土、长征丰碑、浴血河西”三大红色旅游区基本建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稳步推进。同时,我省以党史学习教育、庆祝建党100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为契机,研发推出了系列红色教育课程和研学产品,开展“百名红色讲解员讲百年党史”“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红色讲解员进校园活动,常态化、市场化、订单式开行红色旅游专列。


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4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5个,建成3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22个,有16个红色旅游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全省90%以上红色旅游景区、革命旧址、纪念馆免费开放。


培黎职业学院学生正在进行技能实训。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铁梁


打造“技能甘肃”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丹培黎学校考察时指出,山丹培黎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职业学校。路易·艾黎先生提出“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办学宗旨,对今天我们发展职业教育依然有借鉴意义。要继承优良传统,创新办学理念,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当时,总书记和在校师生亲切交谈,他勉励同学们专心学习,掌握更多实用技能,努力成为对国家有用、为国家所需的人才。”培黎职业学院教师朱加彪回忆说。


“习近平总书记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三年来,培黎师生牢记嘱托,坚定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作为的信心,坚定培黎文化自信,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观念,各方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培黎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杨城说。


2020年1月,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培黎职业学院”,5月通过教育部专科教育高等学校备案,8月开始招生运行,山丹培黎学校同时迁入学院,实施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目前已经完成了两届高职生招生。新落成的培黎职业学院占地面积1012亩,建筑面积27.4万平方米,现有16个高职专业、1882名在校高职学生。


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华天班就读的王睿兴是培黎职业学院招收的高职生。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丹培黎学校时的情形,王睿兴依然激动不已。他说:“我们由天水华天科技公司定向培养,我对未来很有信心。”


“作为一名培黎人,我深刻感受到,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明显提升,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成才路径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我们教书育人的使命感、方向感明显增强。”培黎职业学院教师王莹说。


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打造“技能甘肃”、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推动职业教育迈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省现有职业学校208所,其中职业本科2所,高职高专26所,中职180所,在校生49.46万人,专任教师3.55万人。


我省被国务院办公厅列为2019年“校企合作推进力度大、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好、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4个省份之一,为省部共建、综合改革、提质培优奠定了基础。


今年8月4日,部省合作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启动大会召开。作为全国第二个部省合作打造职业教育高地的省份,教育部连续3年表彰我省职业教育改革成效,并向全国推介了我省职业院校薪酬待遇、职称评聘等创新政策举措。


日前,教育部联合甘肃省政府出台意见,打造“技能甘肃”,对甘肃职业教育融入“一带一路”、打造“五个制高点”、建设西部现代职业教育样板明确了要求、规划了路径,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力度大、政策含金量高的创新举措。


同时,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职教高考制度,为普通高中、中职毕业生及特殊群体等考生规划了5种升学通道,极大激发了全省中高职院校办学积极性,牵引了中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出台相关工作方案,采取免试入学和统一考试两种招录方式,产教融合、职普融通、中职高职本科贯通的职教体系初步形成。


截至今年5月,全省打造了兰州新区职教园区,陇中、河西走廊、陇东南集群的“一园三群”发展模式,组建2所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在全国率先实施省级“双高计划”“优质中职”项目,全省12.5%的中职学校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校,3所高职院校进入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序列。(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 张燕茹)



守护绿水青山 筑牢生态屏障


山常青 水常绿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农发山丹马场,了解马场改革发展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年来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甘肃生态保护工作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希望继续向前推进。”同时,他提醒当地干部:“我们发展到这个阶段,不能踩着西瓜皮往下溜,而是要继续爬坡过坎,实现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就可以成为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积极发展生态环保、可持续的产业,保护好宝贵的草场资源,让祁连山绿水青山常在,永远造福草原各族群众。


山丹马场。


夏末秋初,山丹马场水草丰美,骏马奔腾。


牧马人刘国年说,从7月下旬开始,连续几场大雨滋润了草场,牧草长势很好。“这几年马场旅游业发展起来了,一些多年不见的马场人回来了,职工的收入也年年增长!”刘国年自豪地说。


在他看来,不断好转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前些天,有人在鸾鸟湖下游的窟窿峡一带看到了多年不见的雪豹。我们牧马的时候,时常看到成群的祁连马鹿、青羊等。”


刘国年的想法自有数据印证:近年来,山丹马场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高寒草甸植被盖度达97.6%,山地草甸植被盖度达96.92%,温性草原植被盖度达80.61%。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大幅度增加。


“把祁连山生态保护和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高标准保护的绿色发展之路。”中农发山丹马场董事长张日明说,三年来,山丹马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将常态化监管机制落实到位,持续推进山丹马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是企业谋求发展的前提。”山丹马场一场党委书记樊力介绍,马场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底线和红线,与中国农发集团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时,将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硬任务、硬指标进行严格考核,实施生态考核“一票否决制”。


山丹马场西大河。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桂政全


山丹马场还专门成立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础上,组织实施重点生态项目32项,改良退化草原38.92万亩,草原病虫鼠害防治67.65万亩,全面完成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建设任务,不断巩固和拓展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治理成果。


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山丹马场全面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打造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和优质脱毒马铃薯及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国家优质马种质资源保护及速力型赛马培育基地、“牧马人”精神文旅协同发展基地、特色农牧产业品牌……如今,实现了“减畜不减收”,美丽幸福新马场建设不断推进。


近年来,甘肃省从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和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入手,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推动绿色发展崛起为导向,以实施重大生态工程为抓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整体推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系列“组合拳”铿锵有力,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44宗矿业权全部分类退出,42座水电站全部分类处置,25个旅游设施项目全面完成整改,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任务按期完成。


2021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对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及生态环境变化开展第三方评估,评估结论认为祁连山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省环境监测站对祁连山重点生态功能区卫星遥感监测发现的404处人类活动变化图斑现场核查,未发现新增生态破坏活动和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截至2021年底,祁连山地区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为100%,所有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考核目标且均在Ⅱ类及以上。祁连山地区PM2.5浓度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植被生长状况总体改善,明显改善区域占保护区总面积的比例增加37.5%。


通过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全社会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环保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自然保护区人为扰动大幅减少,动物种群逐渐增多,一些多年难觅踪影的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时有出现,生态修复治理区草木葱茏,呈现出休养生息的良好景象。


织林网 护家园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考察调研,并与林场职工一起开沟压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眼窝子沙治沙点和大家亲切交流,他还拿起开沟犁,开沙沟、铲黄沙……”这情景,70岁的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已不知回忆过多少次,如今依然历历在目。


连续多日的降雨后,八步沙林场草木葱茏,绿意盎然。


一大早,郭万刚趁着天气晴好,带领职工赶往眼窝子沙治沙点修剪管护林木。


“嚓、嚓、嚓”,随着剪刀挥舞,一根根枝条纷纷落下。“这些白榆树,是40年前我的父辈们亲手栽植,当年只有指头粗,如今直径都超过40厘米,为防风固沙、保护家园起到了重要作用。”郭万刚感慨道。


古浪县八步沙林场三代治沙人。


41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治沙人,矢志不渝、拼搏奉献,持之以恒推进治沙造林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八步沙林场视察时的殷切嘱托,鼓舞着八步沙林场职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郭万刚说,2019年以来,林场完成治沙造林5.56万亩,退化林修复10万亩。


而今,八步沙林场将治沙重点转向条件更加艰苦的古浪县北部沙区,主动承包治理黑岗沙、大槽沙和漠迷沙等区域。


近年来,古浪县按照“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治风沙”的生态建设方针,全力开展国土绿化倍增行动,累计完成人工造林84.11万亩,退化草原治理37.53万亩,实施退耕还林还草18.06万亩。


“目前,全县造林绿化工作进入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群众参与度最高的时期。”古浪县林草局局长季玉有说。


“草木更绿了、治沙路更好了、治沙造林人更多了、治沙信心更足了……”今年37岁的郭玺是八步沙林场第三代治沙人代表,说起八步沙的变化如数家珍。


“八步沙林场在治沙造林的同时,更向沙漠要效益。”郭玺介绍,林场将防沙治沙与产业富民相结合,实施了枸杞经济林、梭梭嫁接肉苁蓉、溜达鸡养殖场等一系列项目,2021年肉苁蓉产量达到8吨。


郭万刚为参观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的学生进行讲解。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高樯


治沙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省实施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项目,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等任务,实施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工作,在全省建立11个国家沙漠公园。此外,在河西走廊北部风沙前沿地带,建成长达1200多公里、面积460多万亩的防风固沙林(带),470余处风沙口得到治理,1400多个村庄免遭流沙危害。


曾经被风沙吞噬的黑河、石羊河下游干涸多年的居延海和青土湖,如今碧波荡漾,重现生机。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改善,野生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加,全省沙化土地已形成“面积在减少、沙化程度在减轻”的“双减”态势。


三年来,甘肃全省上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起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生态产业,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新路子。(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范海瑞 金奉乾 文 洁 洪文泉)



担好“上游责任” 做好“黄河文章”


景泰县境内黄河美景。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寇凌燕


2019年8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兰州,前往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听取甘肃省和兰州市开展黄河治理和保护情况介绍。习近平总书记登上观景平台,俯瞰堤坝加固防洪工程,沿步道察看黄河两岸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


奔流不息的黄河如巨龙在甘肃“两进两出”,从省会兰州穿城而过。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甘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力担好“上游责任”,做好“黄河文章”。


黄河之滨也很美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喜娜


“黄河之滨也很美”


夏末秋初,晴空万里。漫步在黄河之滨,远处白塔巍巍,水车悠悠,铁桥横卧,游船穿行;眼前的黄河宁静蜿蜒,如母亲温柔的怀抱,包容着城市的喧嚣;景随步移,公园、广场、小游园、雕塑景观等星罗棋布,形成了水天一色、诗情画意的滨水空间。


“当时,总书记发出‘黄河之滨也很美’的赞叹,是对我们黄河风情线建设工作的最大肯定。能为黄河的生态保护建设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我感到十分自豪。”回忆起三年前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景,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规划建设科科员赵赟依然激动不已。


三年来,兰州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自觉扛起“先发力、带好头”的政治责任,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和强省会部署,深入开展黄河风情线综合提升整治工作,致力于建设山青、水净、岸绿、景美的黄河生态廊道,不断擦亮“黄河之滨也很美”的城市新名片,打造黄河安澜行洪、黄河母爱共享、黄河生态造福的“黄河福道”。


近年来,兰州市先后争取中央资金3.7亿元,实施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湟水流域(红古段)水污染防治项目、黄河(榆中段)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榆中县宛川河人工湿地项目一期工程等。


2021年,兰州市全面完成了黄河干流(兰州段)防洪治理工程,累计完成54.1公里的河道治理任务,完成新建堤防12.3公里,维修加固堤防40.4公里。工程的实施使得黄河干流兰州段防洪能力全面提升,防洪体系日趋完善。


兰州市生态环境局监测数据显示,兰州市实现了“两个百分之百”。一个是黄河兰州段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率达到100%,另一个是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同时,兰州市实现了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水质,做到了“一河净水送下游”。


为了让游人饱览黄河之滨美景,兰州市彻底打通七里河黄河大桥和雁滩黄河大桥之间的“断头路”和“堵点”,打造了核心区20公里健身步道循环圈,让市民游客随心而动、畅意而行,打造集健身、游览、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慢生活休闲廊道。


“近年来,我们按照‘一园一主题’的理念,对沿河10个主题公园进行了改造提升,改造面积34万平方米,打造了马拉松公园马鞭草紫色花海、百合公园‘百合花海’、廉政公园雾化溪流、市民公园牡丹园和安宁樱花大道、七里河玉兰大道等特色景观,形成了一批‘网红打卡地’,全面展现了黄河之滨一点一景观、一处一主题、一段一特色的独特魅力。”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副主任马真胜介绍说,“充分利用滨河空间,因地制宜建成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空竹园等全民健身场所72处,增设自助书吧、环保公厕、健身器材、休闲座椅、衣帽架等便民设施3000多套,初步建成了沿河运动休闲带,让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流光溢彩景如歌,正是醉人好风情。兰州市按照“一桥一景、一点一景”的思路,实施了核心区小西湖桥至雁滩黄河大桥段8公里夜景亮化项目,通过对沿线5座黄河桥梁、山体建筑轮廓线、绿化景观带等39个节点的亮化,打造出了媲美上海外滩和重庆洪崖洞的夜间景观,“夜游黄河”成为游客慕名而来的知名旅游品牌。


浩浩荡荡的黄河水穿城而过,为金城兰州塑造了鲜明的文化特色,坐拥丰富黄河文化资源的金城更以奋进姿态书写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永靖县黄河三峡景区。(资料图)


黄河治理保安澜


“我们明显感觉到,经过多年的治理保护,现在的黄河水更清了,两岸风景更美了。每天在这里活动健身,心情特别好。”常在黄河岸边锻炼身体的兰州市民程建新感叹道。


兰州市付出的巨大努力,是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的缩影。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需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坚决走下去。


保黄河岁岁安澜,保水脉生生不息,甘肃举全省之力把宏伟蓝图细化为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在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中彰显陇原担当。


2019年,甘肃成立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专项工作推进专家领导小组,由水利部水规总院、黄委会、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为成员,把脉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


2020年,通过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在开展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正式出台。


2021年,甘肃省印发《甘肃水利“四抓一打通”实施方案》《甘肃省“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提出以“抓续建、抓配套、抓更新、抓改造,打通最后一公里,用好现有水资源”为重点,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益。


黄河九道弯。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方奋奇


全省水利系统制定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专项规划,涵盖了旱作梯田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布局优化规划等四个主要领域,不仅涉及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和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重点区域治理,还涉及智慧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甘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思路逐渐清晰。


为夯实相关市州的主体责任,甘肃省制定了严格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构建“政府组织领导、水利牵头协调、部门配合协作、社会广泛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各市州一批重大带动性项目启动实施: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庆阳市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开展绿色长廊生态建设;平凉市、定西市针对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开展一系列综合治理工程;甘南州玛曲县将黄河干流沿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列入县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临夏县也依托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筹划建设水保经济林万亩金银花。


省会兰州紧抓兰西城市群交流合作机遇,与海东、西宁、武威、白银、临夏州等签订联防联控协议,与白银市、临夏州签订了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形成了流域联防联治合力。


三年来,我省黄河流域共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0余平方公里,保护和治理塬面面积480余平方公里,兴修梯田66万亩,完成中央投资18.3亿元,投资规模和治理任务呈现“双增”。


目前,一张黄河流域现状底数图已绘制完成。水利项目库共谋划储备了1905个水利项目。同时,省水利厅争取中央财政黄河流域专项奖补资金3.62亿元,支持兰州南河道等7个水利综合治理项目建设。


今年我省提出,要以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祁连山地区为重点,加快实施一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治山增绿、防沙治沙等工程。坚持“四水四定”原则,支持绿色低碳和资源节约型产业发展,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高标准建设黄河生态廊道,努力将黄河建成岸绿景美的生态河。完善大中型水库、河道堤防、山洪防治等工程体系,健全水沙调控机制,保障黄河径流稳定与河流健康,构筑黄河安澜的稳固防线。(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砚 王煜宇)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内容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编辑:王学香 责编:朱旺 校审:徐敏之

往期荐读
尹弘在兰州市调研复工复产及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任振鹤在定西市天水市调研
【微视频】甘肃:“抓”疫情“推”项目 稳岗就业“不停歇”
9月1号起,这些教育政策正式实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